8,没有太大的进步空间,不像你,你要是每次都能比上次多考十分,很快就追上他了,对吧?”
杨明远被哄成金豆黑豆了,把夏芜的话当成金科玉律。
夏芜告诉他,“不要和别人比,就和你自己比,你看试卷上的这些题,做对的你要知道自己是怎么做对的,是真的会呢,还是瞎蒙的?如果是真的会,咱就反复加强记忆,如果是蒙的,你就把它掌握住,下次遇见就不会出错。做错的题更要把握起来,这叫查漏补缺。”
“把不会的题掌握了,你会的是不是就越来越多,考的是不是就越来越好了?”
杨安插话道:“我知道小芜姐的意思,我就有一个本子,是我专门用来记错题的,每次考完试我都把自己不太会的,或者做错的题摘抄下来,考试前看一看,这样就不怕再出错了。”
王敏苹这时候说话了:“小远,你多听一听,多跟你安安姐学。”
“我知道了!”
夏芜把卷子还给杨明远,还不忘叮嘱:“没事多练练字,你看你这字写的,跟金豆扒拉出来的一样。”
杨平杨安的卷子就美观多了,杨平虽然也是男孩,不过是村里少见的高质量男孩,爱干净,小身板就像挺拔的小树苗一样,他还爱读书,夏芜经常见他捧着借来的书读的津津有味。
杨安虽然也爱学习,却和哥哥有些不一样,她是个坚定的唯分主义,只在分数上下功夫。
兄妹俩性格有点反过来的意思。
杨平杨安的卷子就没太多让夏芜发挥的空间,她以鼓励夸奖为主,也够哄俩孩子了。
让他们仨把卷子收回书包,夏芜动了心思,笑眯眯地问:“今天周五,你们明天是不是不上学了?”
“对啊。”
“树莓好吃不?”
“好吃!”
“明远啊,你们学校有没有春游之类的活动?”
在很多大城市里,教育条件优越,很多小孩子从幼儿园就有什么研学、春游之类的活动。
平时上课除了语数英以外,还很注重其他科目的培养。
但在东华镇,估计没一家学校能比上外头。
像杨明远所在的小学,学生不到两百个,全校的老师加起来就七八个,老师不够怎么办,个个身兼数职,教完数学教语文,教完语文教体育。
有些年纪大的老教师还要学英语,教孩子们英语。
这样的条件,也不能要求太多了。
春游之类的活动离杨明远他们太过遥远,毕竟一个个放学回家路上都算春游了。
不过也不耽误仨孩子听到夏芜说的春游眼睛直冒光,他们知道春游,从作文书里,从电视机里,印象里的春游就是一大帮朋友结伴出行,带上零食饮料在野外待一天,想怎么玩就怎么玩,多快乐啊!
“小芜姐,你要带我们春游吗?”杨安期待地问。
夏芜看着仨小孩期待的眼神,亳不脸红地点头:“对啊,你们要不要叫上一些朋友,明天后天一起去春游?”
“好!我去!”杨明远激动地站起身握拳蹦跶,“春游去咯春游去咯!我姐等会也回来,她能去不?”
“能!”
“太好了!”
夏芜还不忘提醒杨明远,“明远,记得找几个和你玩的好的同学来,去年我跟你说的事你没忘记吧?”
去年杨明远偷草莓,被班里同学孤立,夏芜教他远离那些人,再结交别的朋友,现在机会不就来了吗?
夏芜也没忘记王月霞的小孩。王月霞在她这干活之后,又把大儿子周波送去学校了。
周波和杨平杨安一样大,本来该读六年级,去年休学之后,五年级的课程落下很多,王月霞就想着让他秋里再去学校,再读一年五年级。
这段时间也没浪费,她让周波插到五年级里,跟着人家先适应学校。
虽然王月霞嫁到杨沟村来了,可仨孩子的学校还是那个学校,周海读二年级,周茹刚读一年级。
兄妹三人和杨沟村的小孩还不熟悉,每天都是他们结伴回来。
夏芜说要带他们去春游,本来还很拘谨的孩子们也在夏芜面前卸下防备,叽叽喳喳,快乐的就像是小鸟一样。
第二天一大早,夏芜才刚起床,还没吃上饭,杨明远他们就呼朋唤友来了。
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小孩站在门口声势浩大,好奇地看着村里人摘蔬菜打包,还有人凑上前问东问西,有眼力见地帮忙。
夏芜不敢多耽误时间,在馒头上抹一层青梅酱,配着水牛奶囫囵吞枣似地吃完,换身衣服出门迎接她的小兵。
“你们都吃过早饭了吗?”
“吃过了。”
“没吃!”
这些小孩有的背着斜挎包,有的提着塑料袋,看样子都带了些春游所需的食物和水,对春游很是期待。
夏芜笑眯眯的,一点都看不出坏模样。
“不管吃没吃,都进屋再吃点,吃饱了才有
第61章 童子兵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